,南充市乡村振兴产业促进会官网欢迎您!
站内搜索:
 
 
合作学习
您的位置:首页 >> 合作学习
宁夏西吉县:推行“地不外包联产单干” 实现“乡无闲田村无闲人”
添加时间:2024/6/20    来源:南充市乡村振兴产业促进会      收藏本页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摘要: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宁夏时做出:“不能把农民土地拿走了,干得红红火火的,却跟农民没关系。要共同致富。”的重要讲话。当前,“地块小”、“不连片”、“单打独斗”是大部分村产业发展的缩影。立足当前形势,火集村村“两委”干部逐渐意识到只有村民联合起来才能壮大产业,“地不外包、联产单干”模式便在火集村开始了创新实践。火集村坚持耕地不外包给企业或者个人这个底线,全村耕地统一规划、产业统一布局、农户自行耕种,采用统一经管、分户单干的经营模式,农户还是各自种自己的承包地,既实现了规模化种植的高效益,又保留了农户分户单干的积极性,破解了分散种地农业效益不高的问题,更避免了土地流转掠夺式耕种问题。仅用一年时间,火集村的老百姓人均可支配收入便增加了5300元,这种“联产单干”模式,以村集体为“纽带”,是一个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是既能规模化发展效益良好的种植业、又能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最优解,助力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收入翻倍的“双赢”。

一、“联产单干”模式的产生背景

当前,碎片化种植难以形成规模,产业发展受到制约,经济效益不够明显,农村大量土地流转给企业经营,虽然适度推动了产业规模化发展,但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农户收入渠道仅有土地流转费用,与农民依靠土地实现持续增收、共同致富的目标背道而驰。

近年来,将台堡镇依托“川区种蔬菜、山区养牛羊”的产业格局,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大力做好产业富镇文章。火集村作为川道区,冷凉蔬菜是该村的特色产业和支柱型产业。2021年之前,火集村冷凉蔬菜种植业呈碎片化态势,村内400亩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无法发展蔬菜产业,其中更有40亩“边角地”零收益,一度撂荒。为解决种地不富、产量不高、土地撂荒等突出问题,2021年春,火集村规划建设蔬菜集中种植基地,但开始之初,就遇到了种种困难,一是群众存在疑虑和担忧。“好地”“差地”分配存在矛盾,已经种植其他作物的农户不愿意刨苗种菜,担心流转土地外包给企业,于是村“两委”干部一次又一次开展农户思想动员工作,解答疑虑和担忧,讲解政策和市场导向;二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田间道路不通畅,机械供应不足,争取镇政府资金支持,发动村民一起修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火集村联合123户村民成立了合作社,整合1500亩水浇地连片集中发展蔬菜基地,统筹村级自筹和政府支持两种方式,完善了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集中发展冷凉蔬菜产业。截至2021年底,火集村种植蔬菜1500亩,实现利润14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0年的10700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16000元。2022年,受疫情、行情等影响,一些企业经营的大型蔬菜基地末茬菜滞销,不少之前的种植大户赔了钱,但火集村不仅完成了1600亩冷凉蔬菜销售目标,总产值达1600万元,并且带动全村134户农户增收5.14万元,联农带农户均增收5.45万元。

二、“联产单干”模式的基本做法

“联产单干”是以村集体为“纽带”,将全村耕地统一规划、产业统一布局、农户自行耕种的一种带动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创新实践。坚持农民是种地主体,全过程参与劳动生产,进一步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最大化提高土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性解决了农村“种地不富”“土地撂荒”等问题。

一是将农户增收与土地增产“连起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由村“两委”牵头,组织种地农户深入分析“种地不富”原因,找出“地块小”“不连片”“单打独斗”等症结所在,提出联产构想,绘就致富蓝图,以村“两委”信誉及村集体资产做担保,引导群众将土地整合起来,走出联产步伐,助力农业增产,助推农民增收。

二是将生产要素与市场销售“统起来”。发挥村“两委”决策引领、服务支撑和兜底保障作用,带动群众科学种地。统一公共服务。村集体通过设泵、埋管、架线、扩修等解决水、电、路问题,减少农户投入。统一种植规划。聘请专家对不同地块作出不同作物种植规划,避免市场风险,打消农户疑虑。统一田间管理。由村“两委”统一采购种苗、化肥、农药,聘请专人浇水、施肥、打药,提高产出质量。统一上市销售。由村“两委”负责,派出销售员出入区市县各大市场,把握市场行情,合理分配销售任务,提高产业引力。

三是将联产测度和单干效应“提起来”。村“两委”在统一种植规划下不干涉农户种地自由,在做好育苗、冷链运输、销售等联产服务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出效益。不断提升“联”的能力。从区外引进技术,春小麦采收后拟抢种白菜苗,形成“一年两茬”种植模式。在两茬“交迭”时期,农户自发形成联合应对农忙,抢抓时间采收、翻耕、种苗,实现了一年两收,考验了“联”的能力,提升了土地产出。不断提高“干”的效应。鼓励农户“自己的地自己种”,稳定了农户与自家地的感情,农户舍得在地上多投入,为增产增收夯实了基础。明确政策补贴大部分归农户,增强了农户增收信心。对农户不愿承包的其他土地,由村集体兜底承接。

三、“联产单干”模式的主要成效

一是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空间,过去农民“单打独斗”不挣钱,户均收入不足3.5万元,而最初加入种植合作社的村民仅仅依靠种菜就实现年均增收10万元,另外,蔬菜基地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富余劳动力务工就业,劳动力闲置问题有效解决。二是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最大化提高土地产出,火集村通过引水上山方式将旱地变为水浇地,推平部分坡地,承包给愿意耕种的村民,撂荒土地得到复垦利用,通过“四统一”种植,用水成本明显减少,亩均产量显著提升,土地产值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更加高质高效。三是激发了农民种地积极性,吸引人才返乡务农,鼓励农户“自己的地自己种”,支持“多干多得”愿望,风险由村集体和农户共同承担,懂技术、有思路、善创新,就有高收益,这既激发了农民积极性,也吸引了外出就业、创业的青年和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返乡务农,新鲜血液的加入,为村集体力量壮大注活力赋动能,大大增加了村集体合作社收益。四是显著提升了村民凝聚力,联产单干模式提升了党在农村基层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激发了全村创新创富潜力,农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邻里交往更加密切,村民关系更加融洽,文明乡风蔚然兴起。

四、“联产单干”模式的经验启示

火集村“联产单干”模式是将台堡镇产业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在实践中也证明了是当前适合本地产业发展事迹的成功模式,对助推产业发展、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是选好育好村党组织“领头雁”。“联产单干”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考验,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的村党组织。火集村“联产单干”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党支部书记火彦红本人就是种菜能手,有丰富的种植经验,有一心想让村民致富的担当和格局,有耐得了烦、吃得了苦的宝贵品质,也有培养致富“能人”的先进思维,在火彦红同志的带领下,许多“能人”担任了村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政策、教授技术,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为“联产单干”模式顺利推行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二是妥善处理干群关系“矛盾点”。火集村“联产单干”模式刚开始推行的时候,质疑声此起彼伏,许多农户对合作种地不认同,对产业行情不看好,对村组干部不信任,对地块分配不满意,加上有些农户已经种植了其他作物,不愿破苗改种蔬菜,面对质疑,村集体合作社针对问题逐个进行分析,挨家挨户上门作动员工作,耐心解释并签订保价协议,农户才打消了疑虑。火集村干部宣传引导用心细心耐心,解决困难方法周到周全周密,取得了全村群众的信任,干群关系十分和谐。村干部和农户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近期种菜遇到的问题,讨论分析市场行情,农户认可度、满意度持续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三是充分激活农村闲置资源“潜能量”。当前,从全镇到全县,仍然还有许多“沉睡”的水、土、林等资源搁置,开发利用价值很大,如果通过改革将其“唤醒”,通过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将其“激活”,通过市场化交易将其“增值”,闲置资源便可“变废为宝”,增加农村可利用资产,增加发展潜力,推动共同致富。

四是大力补齐基础设施“最短板”。作为2020年才脱贫的地区,基础差、底子薄、产业抗风险能力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火集村也筹建过规模不大的制冷库和育苗基地,但运行效果都不理想,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的完善,还需要从更高维度、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进行科学谋划。县镇两级仍然需要以火集村等发展“联产单干”模式的村现实需求为参考,以产业基础好、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村子为圆心,完善冷库、交易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根基,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延长上下游产业链,使“联产单干”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五、“联产单干”模式的推广价值

通过复制火集村“联产单干”模式,周边保林、东坡等村也规划建设了蔬菜集中种植基地,蔬菜产值明显增加、产量明显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更具规模、更有竞争力。“联产单干”模式符合本地产业发展情况,确保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在推动土地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复制。

  上一篇: 四川沐川县: 点“竹”成“金” 兴业富民
  下一篇: 海南昌江:村规民约约出好乡风清单积分积出大文明
相关阅读:
海南白沙:推动党员“积小分”促进治理“上大分”  [2024/6/20]
海南昌江:村规民约约出好乡风清单积分积出大文明  [2024/6/20]
宁夏西吉县:推行“地不外包联产单干” 实现“乡无闲田村无闲人”  [2024/6/20]
四川沐川县: 点“竹”成“金” 兴业富民  [2024/6/20]
黄国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24/6/26]
 
主办:南充市乡村振兴产业促进会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4086367号-1
联系电话:0817-2236066 联系邮箱:1220773457@qqcom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玉带北路一段139号宏顺花园4号楼1层5号、6号
建议使用1280x768以上分辨率,IE8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