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乡村振兴产业促进会官网欢迎您!
站内搜索:
 
 
会员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会员中心 >> 会员动态
与非遗同行•担传承使命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社会服务走进川北凉粉非遗基地
添加时间:2024/6/27    来源:南充市乡村振兴产业促进会      收藏本页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导语: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2023年7月16日—23日,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许立副院长、魏小英、李珊、敬婷婷、胥静、黄晓老师带领学生们前往南充市川北凉粉非遗基地进行社会服务。

西南多非遗,巧技夺天工。川北凉粉,创于蜀汉,兴于明清,经二十八代传人之手,牵丝挂牌,制粉调料,传承至今,其间,已有千年历史。自问世以来,以其独具红辣味醇、鲜香爽口的川味风格,饮誉巴蜀,流传至今,是纯朴、勤劳的川北人民智慧的结晶,萦绕着浓浓的川北乡情,历久弥新。2011年,川北凉粉传统制作技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7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立与四川川北凉粉饮食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胡雨琳就川北凉粉这一非遗文化的独特价值以及如何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之后双方进行了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双方期待以此为契机,携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在此次社会服务中,川北凉粉第七代非遗传承人万龙飞老师带领师生参观了川北凉粉非遗基地,详细介绍了川北凉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延续至今的由来,并指导学生如何筛选豌豆及几十种香料,在川北凉粉制作工坊让学生动手实操,参与川北凉粉制作过程中的搅粉定型、旋粉、红油炼制等多道工序,沉浸式体验川北凉粉的非遗工艺与匠心。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川北凉粉非遗老师近距离教学指导下,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我们川北特色美食川北凉粉的独特魅力以及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电商直播专业的学生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做足功课、仔细钻研、团队协作,搭建直播间并用直播带货的方式宣传、推广川北凉粉。直播间气氛火热,初次直播就取得十分喜人的效果。川北凉粉第七代非遗传承人万龙飞老师被直播间学生们的热情与朝气所震撼,一再表示希望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在未来有更多的电商专业学生能够加入到川北凉粉非遗美食的宣传与推广之中,让川北凉粉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四川、走向世界。

知其所来,方明所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工作,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再次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给予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直接、最有力的指导。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华所在。

近年来,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挖掘本土特色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搭建“大思政”实践教学新平台,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将继续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号召,在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职教初心与使命,不断引导职教青年,争做非遗文化的“点灯人”和“传承人”。(黎明 黄晓 李珊)

(责任编辑:沈晔)

  上一篇: 寒冬至 又闻“万家”腊肉香
  下一篇:
相关阅读:
与非遗同行•担传承使命  [2024/6/27]
寒冬至 又闻“万家”腊肉香  [2024/6/27]
返乡创业大学生李和桂,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 他带领村民让  [2024/6/27]
一碗川北凉粉“搅热”多个产业  [2024/6/27]
东西同心促就业 “温阆”共建山海情  [2024/6/27]
 
主办:南充市乡村振兴产业促进会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4086367号-1
联系电话:0817-2236066 联系邮箱:1220773457@qqcom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玉带北路一段139号宏顺花园4号楼1层5号、6号
建议使用1280x768以上分辨率,IE8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